
2016.11.02 星期三 晴 张秀洲
回到低海拔地区,身体舒服了许多,头脑清醒,思路清晰,呼吸通畅,全身充满了力量,再没有头痛、胸闷、心悸,大家睡的很好。由于经度的差异,和滨州的时间差了70分钟,七点半的时候,大家才陆陆续续起床,洗漱,准备吃饭。
近几天祁连的气温下降了很多,最低气温零下九度,早上出门已感觉到阵阵寒意,近期还有降温趋势,看来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。
其实,考验已经来了。交班时候,马海霖、沈国荣、冯进和、王杰书院长以及医务科张永鹏主任过来,参加每周的大查房。面对医院的几位领导更要把查房工作做好,体现出我们援青医师的能力。在这里,临床各科专业对于他们而言已无足轻重,最重要的是我是上级医院的医师,所有病在我面前都应该诊断清楚、合理治疗。而我的感觉也是责无旁贷、无可推卸。发热、胸痛、腹痛、消化道出血、泌尿系感染、脑梗死、高血压病,还好有大内科工作的经验,处理起来得心应手。在这里,从最简单的辅助检查,发现潜在疾病的可能,对自己既是学习,也是历练,更是自己临床思维的一种提升,还是祁连之行的一个收获。
听陈主任讲,央隆乡地处高寒之地,气候恶劣,自古以来无人居住,被称为无人区。1958年,毛主席指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建立211厂,就将这部分牧民迁到环境恶劣的无人区,成为今天的央隆乡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当地人的付出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。此后的日子,211厂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、第一颗氢弹,当地牧民再也没有回到家乡。听到这些,心里百感交集,就是这些朴实的牧民,几代人为了国家默默承受,艰苦的环境摧残着他们的身体,好多年轻人就出现关节变形、气管炎、高血压,好多孩子一出生就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,鼠疫、结核等传染病一直也没有得到控制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辛苦呢。记得问过马主任最远的牧民到政府的距离,回答是三个小时的车程。一户最远的牧民定居在雪线以上,即使在炎炎夏季,家里的房顶上依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。没有怨词詈语,也没有自暴自弃,满满的乐观豁达、质朴善良。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,才感到自己的渺小,我们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,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,我们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来自无数人的默默付出。我们有责任去尽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,不是去帮助他们,而是帮助我们自己。
中午吃饭,马院长王院长都在,谈起祁连这段时间的经历,无论工作、生活还是当地环境,都已逐渐适应,语言沟通也逐渐适应,尤其当地人的热情,使工作开展的游刃有余。马院长试探说能否再多留三个月。知道里面有玩笑的成分,内心还是本能地迟疑了片刻,自己也无数次的想过这个问题,按自己的性格,任何困难都不会让我低头,但是想想家人,还有做儿子、做丈夫、做父亲的责任,也不能让他们失望,所以对这个问题,我没有找到答案。我无法解释,如果真有一天,必须在工作和家人之间选择,我想我会选择亲情,这是我永远绕不过去的心结;但是如果有一种大爱需要我的付出,我会毫不犹豫,勇敢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