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首页 > >社会公益 > > 援助行动

祁 连 日 记——之十八

发布日期:2016-12-15 09:56:10
扫一扫 X

2016.11.05    星期六  晴     张秀洲


祁连县周围有三座名山,分别是牛心山、卓尔山、天桥山,把小城围在中间。几天前去央隆乡义诊,途径天桥山,听当地人说起天桥山的传说,心里充满了向往。传说黄帝为出巡方便在祁连山最高处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“下都”,众神需要通过天梯才能到达“下都”觐见黄帝,而这个天梯就是牛心山。中国诸神之战中最经典的要数祝融共工之间的战争。夏日某天黄帝在祁连行宫召见两位神界大佬,两位大神互相不服,共工把祁连山下黑河之水掀起惊天巨涛,向祝融发难,祝融用火焰山的三昧真火,把共工烧得大败而去,才引出共工惊天一撞,撞倒撑天的巨柱不周山,致使“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,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焉”。共工自知闯下大祸,就在祁连县黄藏寺黑河拐弯处搭一天桥西去,至此天桥山成为祁连一景。

天桥山在祁连县的西北方向,目前正在开发旅游业,山峰、森林、牧场处于原始状态,当地人也很少光临,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原汁原味的野山了。今晨吃过早饭,约王松涛一起游览天桥山,领略一下原生态的自然风光。


早上九点钟,我们徒步出发,凭着记忆里的方向,我们走上二尕公路。公路沿黑河而建,逶迤蜿蜒,路的左侧是陡峭的山崖,千仞危壁似斧削一般拔地而起,红褐色的岩石突兀嶙峋,直插云霄,崖边生长着挺拔的小叶杨。山上流下的雪水汇集流入黑河,咆哮着流向前方,河岸两侧灌木丛生,不时有各种鸟儿惊飞。两个人边走边聊,听着隆隆的流水声,沐浴着温暖的阳光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观赏着壮美的景色,好像要融化在这美景里。

八十分钟的行程,终于看到了天桥山风景区的路牌。景区内群山层层叠叠,分辨不清天桥山的位置。两人只好顺着山沟漫无目的的闲逛,前面山坡上看到了牛羊的影子,就兴奋的赶了过去。牧民兄弟正在山坡放牛,气喘吁吁的爬上来,询问天桥山的位置。牧民兄弟热心的告知天桥山的位置及主峰。由于大山尚未开发,山体陡峭,我们找不到登山的道路,牧民兄弟决定带我们攀登险峰。沿着陡峭的山坡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,没有山路,也没有可落脚的地方,只有陡峭的山坡和间断的草束可以攀附,稍有不慎就会滑下山崖,途中常有碎石滑落。山坡的积雪也增加了上山的难度。走到半路,已没有退路,几个人累的已经虚脱。体力不再是登山的保障,因为大家都已经没有体能,支撑我们上山的动力只剩下毅力。峰顶就在眼前,已听到山顶的经幡猎猎作响,冷汗一次一次打湿衣襟,但内心只有一个信念,登顶。

为了不在祁连留下遗憾,为了超越自己的极限,为了体验“一览众山小”气概,也为了不辜负牧民兄弟的盛情,我们义无反顾地前行。经历四个小时的行程,终于登上山顶。我们已无力言语,躺在草地上大口呼吸,任山风在耳畔吹过,汗水在脸颊流淌。不知过了多久,大家坐起来恣意呼喊,山谷回荡着我们的兴奋。水平直行一百米,就到了藏人竖起的经幡处,这些幡上面都印有藏文佛经,随风而舞的经幡向上苍传递人们美好的愿望,祈求神灵的庇佑。

站在山顶北望,祁连山系一望无垠,层层山峦连绵起伏,形态各异,远山的雪线若隐若无,消失在天地尽头,让人不仅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纵然皑皑白雪,山坡的云杉依旧青翠,莽莽苍苍,在风中依然岿然不动,仿佛几千年都保持着同一个姿势。树下的青苔点缀在白雪中,给雪山增加了几分妩媚。

山顶南望,祁连县城象一轮弯月夹在卓尔山、牛心山之间。牛心山上白雪覆盖,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是披着银光闪闪的盔甲,巍然守护着祁连县城。卓尔山穿着红褐色的外衣,风姿绰约,艳丽迷人,脉脉含情注视着牛心山,此时的天桥山又多了一份责任,一左一右把牛心山、卓尔山连接在一起,成全了他们千年的爱情。


牧民兄弟把牦牛赶在一处山凹,陪我们下山,有了他的帮助,下山快了很多,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走到山脚下,整个人都已虚脱,小腿肌肉酸软,不自主地抖动。牧民兄弟的家就在山下的黄藏寺村,整个村子有十几户人家,而且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,部分牧民搬进城居住,整个村子显得破败荒凉。牧民兄弟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,虽然感觉很饿,但是不想再麻烦这位兄弟,决定启程回公寓。我们邀请他日后到小城来找我们玩,一定谢谢他的帮助。

突然发现,祁连的二十天里,每次遇到困难,无论是当地的同仁,还是周围的陌生人,都会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,让我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不再感到孤单,能够快速的融入其中。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新老朋友,正是你们的关心和支持,教会我以感恩的心面对生活,面对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