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6.11.09,星期三,晴转阴 张秀洲
漫天的乌云终于散尽,胸闷、心悸、失眠、多梦等不适随着清晨的阳光一扫而光。早上起床就觉得呼吸变得顺畅,打开窗帘极目远眺,群山嶙峋嵯峨,绵延起伏,山腰的云杉林郁郁葱葱,枝干层层叠叠疏密有致,笼罩在晨光的色彩之中。牛心山已全部被积雪覆盖,清冷的立在那里,白云在山间飘动,朦朦胧胧宛若仙境,晨曦将山顶染上一层迷蒙的金晕,反射出绚烂的色彩。整个小城都充溢着温暖的光辉,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生动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。
在食堂吃早饭遇到马院长,一碗熬茶,两个花卷,是祁连人常见的早餐。熬茶是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茶水,过去由于经济不发达和交通不便,绿茶很难运入高原,所以这里饮用黑砖茶为主,常用的方法是把砖茶和盐在茶壶中煮开,一般人家的早餐就是一块馒头蘸着一碗熬茶吃下。讲究一点的话,茶水中再加入适量鲜奶煮开,称为奶茶;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,再加入一些酥油,那就是牧区最高贵的酥油奶茶。我们不习惯这种加盐的茶水,一块花卷、一碟咸菜是我们的最爱,让我们吃得心满意足,饮食习惯的不同让几个人在相互纠结中吃完早餐。
又到周三,院长马海霖,副院长沈国荣、冯进和、王杰书以及医务处、护理部的领导参加每周的例行交班、查房。马院长仍将查房任务交给我主持,住院患者都经过自己处理,而且每天查房,病情比较熟悉,前一段时间的查房以讲解为主,而近期查房更多的是抛出问题,和大家一起讨论,鼓励大家多思考,把书本的理论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,引导大家主动发现问题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查房结束,接到才让兄弟电话,有很多患者在门诊等我,病种依然繁多,还好有沈院长帮忙翻译、一起讨论。门诊病种多样,已超出我的专业范围,向院长提过建议能否细分一下,领导还是坚持让我利用自己的基础知识把接诊范围延伸,不必太拘泥于专业,我也尽我的能力与大家一起讨论诊治方案。一天的工作忙忙碌碌,自己的内心也更加充实,听着患者感激的话语,从中感受到付出的快乐。
中午接诊一位藏族牧民,穿着传统藏服,做工精致,色彩艳丽,长袖及踝,不禁对他的服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诊治结束请教才让兄弟。藏服特点是长袖、宽腰、大襟,藏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,居无定所,随遇而安,无论放牧到任何地方,宽大的衣襟能铺能盖,藏服随时成为睡袋,躺下就睡;藏服的前襟用腰带一束,怀里形成大囊袋,食物、藏刀、酒、水一应俱全,全部生活物品带在身上,方便野外生存;藏服的长袖功能更多,天冷时代替手套,睡眠时捆住衣襟,天热时系在腰间,休息时作为座垫,放牧时驱赶牛羊,舞蹈时长袖翩翩。通过一件衣服,就承载着藏民全部的生活。
上午还碧空如洗,万里无云,阳光穿过稀薄的空气,照到脸上炙热的感觉。午后天空出现了厚厚的云层,把阳光阻隔,小城的温度骤然下降,身上泛起阵阵寒意,深深体会到阳光对于高原的意义。生活又何不如此,寻常日子里对于家人的陪伴、朋友的关心感觉平淡如水,甚至不胜其扰,远离以后才感觉到那种寂寞和失落,内心都觉得飘忽不定、无处安放。感谢这次祁连之行,让我可以有机会跳出自己的轨迹,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,去感悟人生,感恩生活。